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暨学术研讨活动于2025年10月17日在重庆美术馆隆重召开。此次盛会旨在推动新时代书法篆刻事业的繁荣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此次研讨活动,由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谢小铨及原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南大学教授、博导曹建共同担任学术主持?;嵋槲啤按杏氪葱拢旱贝榉ㄗ痰拇醋饔肫兰邸蔽诵闹魈?,邀请了国内50余位书法、篆刻领域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及评论员,共同探讨书法篆刻艺术的未来发展路径。
活动伊始,文化和旅游部代表致辞,表达对书法篆刻艺术传承创新的高度重视。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晓年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强调文化自信与艺术创新的重要意义。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书记、副主席曾来德对本次展览的书法篆刻优秀作品给予了专业的点评。
随后,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傅舟,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漆钢,及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洪厚甜、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骆芃芃,进行了深入的主旨演讲,分享了前沿的艺术观点和创作经验。
与会嘉宾还包括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王厚祥 ,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杜建民,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原副所长魏杰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重庆国画院)书记、馆长(院长)王发荣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重庆国画院)副馆长(副院长)唐德福,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戴文,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傅舟 , 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冷柏青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梅跃辉、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学术秘书罗宏 。
研讨活动期间,专家学者们围绕“如何确立当代书法的核心审美价值体系”“书法创作的趋同性现象、成因及对策”“书法如何在主题性创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方向”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与探讨。此次会议不仅是对当前书法篆刻领域现实问题的集中回应,更是在新时代文化发展背景下,对艺术价值取向与未来路径的一次重要厘清与引领。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面对全球化与数字化带来的文化语境变迁,书法篆刻艺术亟需构建具有时代精神与中国气派的审美价值体系,这不仅是艺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增强文化自信、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创作中出现的趋同化现象,研讨会从教育机制、评价标准、创作心态等多维度剖析成因,并提出以个性培育与风格创新作为破局之道,倡导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鼓励艺术表达的多元探索。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本次研讨活动的学术主持谢小铨表示:本届中国艺术节在重庆举办的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呈现出两大鲜明亮点,充分体现了艺术高度与时代活力的有机融合。亮点一是特邀与评审双轨并进,名家风范与青年锐气交相辉映。本次展览在作品构成上采用“特邀+评审投稿”双轨机制,形成了层次丰富、风格多元的展陈格局。亮点二是突出地域特色,彰显巴蜀书法创作实力。本次活动也特别关注书法在主题性创作中的功能拓展问题,强调其不应仅停留在形式美的层面,而应深入时代现场,以笔墨语言回应重大议题,实现艺术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对于篆刻艺术的未来,研讨活动则提出要在印学传统与当代观念之间建立有效链接,使方寸之间的艺术同样承载时代精神。
出席本次研讨活动的还有书法理论代表: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永 ,重庆市青年书协主席阮斌 ,重庆文理学院社会科学处处长、教授陈龙国 ,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龙鸿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李阳洪。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院长、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ぶ行闹魅文苍?,重庆美术馆研究部与策划部主任蔡峰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硕士研究生谷雨。文艺评论员代表: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重庆国画院)评论员张帆 、黄丽丽 、余美槿 ,重庆开放大学讲师、合川区书协副主席粟健 ,原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讲师、篆刻家刘家骏 ,长江师范学院讲师、西安交大博士李松朋,西南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许汉文 。艺术家代表(参展作者):四川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硕士生导师钟鼎 ,重庆政协文史馆(重庆市政协书画院)书画工作部负责人张耀升 ,四川美术学院国书院教师冯泽伟 ,重庆市永川区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徐崇尧 ,四川美术学院国书院教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陈奂。
本次展览与研讨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盛事,更为全国书法篆刻界提供了共同学习、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注入新的活力。研讨活动的圆满举行,将进一步激发书法篆刻艺术的创新热情,推动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学术活动现场

学术活动现场
图文:张帆、黄丽丽
发布:伍欣
一审:梁昌华
二审:高冠峰
审定:唐德福
签发:王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