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烟火与田园守望——梁昌华版画艺术的图像叙事与情感表达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重庆国画院)三级艺术研究 张娜
梁昌华1972年出生于“中国农民版画之乡”重庆綦江,后来在綦江文化馆印制农民版画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版画印制的经验,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并逐渐深入研究和创作民间版画。1992年参加由南岸区文化馆组织,南岸区黄桷垭文化馆举办的南岸农民油画培训班,并1994年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重庆市南岸区农民油画展》,其中创作的油画作品《大丰收》《年年有余》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6年油画作品《九盘山上迎红军》获得重庆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美术作品展纪念奖。这一时期油画创作的经历,为画家从事版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直接的经验?;以诎婊醋髦谐浞纸杓⒃擞昧髓蟾哂突兄鞴坌?、平面化和象征性的色彩表现观念,在创作中追求色彩的组织与构成,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了画面的情感表达和视觉感染力,使作品极富表现性、韵律感和情感深度。1995年10月到重庆国画院工作后,梁昌华在农民版画创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版画技法与现代油画艺术结合的艺术语言,为其日后的版画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此外,画家通过对版画语言的长期探索与研究,以及对地域特色的深入了解与发掘,紧紧围绕着重庆的城市建设与人文地理特色,创作出了一批带有反映重庆城市发展、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的作品。
乡村烟火中的图像叙事
乡土,是梁昌华创作的主题,更是他作品的底色。梁昌华的版画涉及的主题范围非常广泛,既有描绘农田耕作、传统节日、乡村风貌等乡土性题材,也有表现解放碑、朝天门、洪崖洞、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渝中半岛、长江索道、湖广会馆等城市化题材,还有呈现石宝寨、夔门、南山、古镇、老街等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题材。他的版画艺术以图像叙事为媒介,探索并创造性地反映了重庆传统乡村的文化记忆与图式表达,展现了重庆城市的建设与社会的变迁。他的版画既有民族文化的积淀,又突显了地域文化的特色,具有深刻厚重的文化底蕴?;谠谂┐迳畹木翰羁痰亓私馀┐迳畹恼媸迪肿?,深知农民劳作的艰辛。正是因为熟悉和了解,他刻刀下乡村自然环境、聚落环境以及特色生活方式才那么地真诚、朴实与动人!画家乡土性题材的版画,以乡村作为主要的创作主题,取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场景、生产实践以及具有重庆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农村和农民,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百姓,构图生动活泼,色彩热烈鲜艳,人物形象夸张稚拙,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地域风情?;矣没氏钢氯胛⒌丶锹甲抛约鹤钍煜さ南绱寮且洌镒偶叩赜蛱厣南缤烈庀?。他笔下的乡土,简单质朴,却最能触动观者柔软的内心。《车田秧歌》《金秋》《秋实》《花开四季》《粒粒皆辛苦》《辣椒红了》《柿子红了》等表现了农村耕作和丰收的场景。在《巴山五月》中,一群耕牛与一台现代的铁牛比赛,看谁的效率高。惊得一条条鱼儿活蹦乱跳,一群群鸭子飞舞着翅膀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耕牛的造型运用汉砖、碑刻的元素,鱼运用了传统剪纸的手法,鸭子的图案,融入了现代手法进行处理,使作品既有传统性又有现代感。在技术处理上,画家采用了灰底加水印的技法,再加上几小块纯白色运用,使画面更加协调、更雅致,更突出了主题。大地、农作物、耕牛、鸭子、鱼儿等都呈现为块面感极强的图形效果,笔下流淌出的是画家对于田间劳作生活的切身感受?;彝ü胺茄г号伞钡囊帐跤镅?,为观者构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视觉效果和淳朴清新的意象世界。这幅版画透过对丰收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凸显了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时代价值。乡村生活远离喧嚣,连空气中似乎都洋溢着泥土的芳香,虽然朴素却十分迷人。在他的这些以乡土生活为表现主题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亲切自然又热气蒸腾的乡村烟火气。
梁昌华 《金秋》 版画 73×73cm 1999
传统节日和庆典蕴含着丰富的民俗风情和历史内涵。梁昌华的《赛龙舟》《夔门竞渡》《赛马》《欢歌笑语》《狮舞春风》《芦笙欢歌》《盛世笙歌》《土家金龙》《端阳盛景》《骏马奔腾之二》《龙舞》等版画作品,将赛龙舟、赛马、舞龙、舞狮等带有地域特色的节事民俗图景用画笔记录下来,带观者感受民间风情、了解乡土文化?!度怼访杌媪艘桓龈銎锸帧⒁黄テタヂ碓诓菰匣犊斓娜艹∶妗H硌∈置怯械淖?,有的站着,有的飞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奔马的造型采用了汉砖拓片的元素,骑手采用独特自由的造型,使画面显得更加轻松自在,给观者一种美的享受。印制上运用金色底,银色底,采用水印套色、粉印技法,使作品更加精致。这件作品在2010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获得“爱我中华——全国优秀作品展”优秀奖,在光明日报发表,并被组委会收藏,在2011年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并被组委会收藏。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 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度邸烦浞终故玖嘶疑朴谟齑蟪【暗哪芰Γ乙孕鞯纳骱屯夹慰槊姹硐至思甘鋈嘶犊烊攘胰鄣某【?,生动地描绘了在端午节这一民族传统节日中龙舟竞渡的盛况。在这件作品中,画家摒弃了传统民间绘画对称、平衡与和谐的构图与造型规范,以线条的弯曲、延伸和交叉以及个性化的图式,创造出鲜活生动并充满运动感的画面,让观者感受到龙舟在水面上的动感与变化,形成极具生活气息的视觉场景。此外,画家注重粉印天然肌理,借鉴汉砖拓片的元素,利用色彩厚重斑斓的表现力,强调绘画性与装饰感的结合,将生活中悉心收集的素材进行有机和谐组织与构图,营造出蓬勃的生命力和丰富而多样的视觉图景,丰富了版画的审美表现形态与文化内涵,为现代乡土农民画作品注入了雅致的审美意趣。观者可以从画作之中体味到乡村生活的热闹生动和乡土民俗的朴实温情。
梁昌华 《赛马》 版画 73×73cm 2009
梁昌华在版画创作中深入农村,情系乡土的同时,贴近时代,深入生活,呈现了重庆的城市建设、自然环境与人文风貌,在长期的艺术探索中形成了一种既具有写实性又富有表现性的艺术语言,并创作出很多富于本土特色和文化审美特征的版画作品?!冻煅锓房袒酥厍熘睦肺幕烀拧;矣檬獍愕囊帐跤镅裕杌媪苏庖淮瘸性亓酥厍煊凭玫睦?,又见证了重庆的崛起和繁荣的码头。舒缓静谧的画面中流淌着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印证了画家对山城炙热的情感?!惰瞪叫旅病芬澡瞪浇煌ǚ⒄刮魈?,描绘了璧山发展的新面貌。远处一座座连绵不断的山岭,绿林松柏,青葱翠绿,环抱着整个城市,嘉陵江上,平静无波,风景如画。抬眼望去,满目青山,凉风习习,流水潺潺,令人心旷神怡?;嬷行牡摹拌瞪皆瓢褪痉断摺?,是重庆市首条胶轮有轨电车线路,全程自动运行、智能运维、无人驾驶,彰显了璧山制造业高质量创新式的发展,春水初涨,江岸边桃花盛开,一派生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医瞪叫旅捕ǜ裨诰糙灼胶偷氖惫庵?,既像一幅恬静优美的山水画,又像一首动人心扉的抒情乐曲。在《夔门秋色》《家乡春色》《璧山新貌》《车田牧歌》等表现重庆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的作品中,画家细腻把握了山城依山而建,道路高低不平,建筑错落有致的地理环境和阴、雨、雾多变的气候特点,把中国水墨画的意境和西方油画的色彩表现融入到版画创作中,呈现烟霭萦绕、云雾飘渺等微妙的自然雾气光影变化。
梁昌华 《朝天扬帆》 版画 183×96cm 2022
乡土性题材的作品内容来自画家熟悉的农民生活,一方面展示了农村劳动和民风民俗,另一方面表现了农民勤劳质朴的生活态度?;艺媲懈惺茏攀贝龆诔鞘蟹⒄固獠牡淖髌分?,用深情的画笔生动呈现了城市在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中的变迁与蜕变。在表现地域人文与自然风貌的作品中,画家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创作方式向观者呈现了重庆这片土地的美丽与伟大,弥漫着浓郁的地域特色与生活气息。安静闲适的农家景致、古朴自然的乡间民居、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秀丽逶迤的巴山渝水等丰富的图像元素,弥漫着率真浪漫的诗意气质,蕴含了画家心中乌托邦式的理想家园。他通过图像的记录和描绘,深刻体察农民生活的细节,将日常生产劳作、节庆习俗等场景与社会时代背景相结合,以农民形象、乡村生活来展示各历史阶段中的社会变革,折射出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轨迹?;腋灿谥厍焯囟ǖ娜宋牡乩砘肪澈拖缤辆袷抵?,从山城地貌和自己熟悉的地域文化中寻求创作灵感,并且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绘画风格。
梁昌华 《璧山新貌》 版画 80×68cm 2021
田园牧歌里的乡土守望
梁昌华的版画将中国传统绘画精神、梵高油画中的色彩表现理论与民间视觉文化相融合,以丰富细腻的艺术手法和真实纯粹的乡土意象,展现出独特的时代精神与民族风格,使观者感受乡村生活中的人情味与烟火气,体味平凡真挚的乡土情感。在情感表达上,画家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把自身多年的亲身经历和对乡村文化的理解,巧妙地融入到画面大胆新颖的构图、鲜艳明丽的色彩与生动夸张的人物形象之中,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了淳朴、善良、鲜活的乡土记忆,并逐渐形成了一种质朴、明快且充满生命力的艺术风格人物造型古朴粗犷,夸大了现实生活中人物面部表情、体态等造型因素的特征,色彩上追求强烈的视觉效果,用色大胆鲜明,强调对比,营造出生动鲜活的视觉效果,给予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具有明显的民间与地域美术特色。梁昌华有学习西方油画的背景,在版画创作过程中兼容并蓄,既借鉴了梵高油画注重色彩主观性和表现性的艺术理念,在意境呈现、绘画材料和题材构图等方面,又吸取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精髓,与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精神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以真实、温和、质朴且具有人情味的叙事风格以及对于乡土情怀的传承理念,成功地唤起了观者对于乡村情感的共鸣。此外,画家还运用了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追求饱满大气的构图,营造出丰富的画面效果,传递出丰沛充盈的情感,给观者以极强的代入感和鲜明的视觉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语言。梁昌华精心选择并充分运用鲜艳饱满的色彩、古朴稚拙的造型以及斑驳粗粝的肌理效果,传递乡土生活的温暖、积极和愉悦等情感,并且善于用真挚、实在的艺术语言描绘简单、朴素的现实生活,并通过色块的交织映衬以及笔触的虚虚实实,有效控制画面的节奏和韵律,将自身的情感与体悟融入作品之中,使画面的空间布局更加丰富。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具有明显的民间艺术特色,展示了一种朴素的美感。用色大胆鲜明,富有对比,能够引起观众的强烈视觉冲击。这样的表现手法正是民间艺术特色的一种体现,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农村富裕了,家家户户都鸡鸭成群,鸡下蛋了也要炫耀一下,在院坝里得意的唱歌跳舞,顽童听到歌声赶快到鸡窝里寻找,刚才下母鸡下的鸡蛋,拿起蛋给爷爷,爷爷笑得合不拢嘴……”想象着这欢乐的场景,画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创作了第一幅版画《爷孙乐》?;遗卓舜骋庖迳暇嫉娜宋镌煨停约蚪嗝骺斓挠镅院突牒衿幼镜幕?,使画面呈现出平面性与装饰化的特质。在艺术创作中,色彩可以运用不同的色调、饱和度和明度来传达情绪、意象和情感。在色彩上,随意铺陈,鲜艳奔放的色彩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与情感冲击,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敬意?!肚锸怠分校椅氏址崾帐苯谂┟竦南苍眯那?,强化了色彩的情感效应。绚丽丰富的色彩在极具动感的构图方式与变形夸张的人物形象中肆意铺洒,给人明媚热烈的感觉?;矣帽ヂ墓雇?、艳丽的色彩、真挚的情感,以及抒情诗歌般的语言魅力,将地域特色与乡村风情进行了细腻的刻画。
梁昌华 《金秋》之二 版画 183×93㎝ 2023
梁昌华吸收了年画、剪纸、石刻、扎染等民间艺术手法,充分利用粉质颜料因用水多少、上色厚薄、运笔快慢以及颜色有覆盖性等因素,在拓印时所造成的类似壁画剥落后特殊的肌理效果,从而传递出一种质朴、自然、厚重的乡土意境。他强调艺术语言的个性化和表现性,运用多种传统雕刻技法,营造光影对比效果。阴刻技法突出细致的暗部细节,而阳刻技法则用于表现明亮部分,从而使作品更为立体生动。此外,通过对水性墨的多重叠加,制作出丰富的色彩渐变和层次感,进而展现出丰富而不繁杂的色彩效果?!督鹎铩返茸髌访杌媪伺┐宓慕鹎锸苯诜崾盏某【?。漫天遍野都是金黄色,处处都是繁忙的秋收场景。辛勤的劳动人民在风风火火收获自己劳动成果,有的在收割,有的在扬场、有的在挞谷……他们快乐着、奔忙着,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以诳讨粕?,用很锋利的木刻刻刀或手工刀片刻制,使线条既细又密;在印制上,用水粉颜料层层印、层层加,达到厚重的效果;在色彩上,以金黄桔红为主调,让人一目了然。如壁画效果的剥落肌理,一笔一划间,尽是与情感的交织,呈现出浓厚的艺术质感,加强了艺术语言的表现性,为画面增添了自然天成的灵动感与古朴稚拙、夸张变形的艺术效果。每一处肌理都有其独特的情感与意义。梁昌华始终关注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深入研究当地民族民间美术技法,采用木板和水性墨,结合套色木刻的创作方式,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表现了农民的生活、生产和精神世界,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变迁,创造出了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一系列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生活气息。这种结合传统和现代的表现手法,彰显了画家在艺术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新。席慕蓉在《乡愁》里提到:“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乡愁”既是建构的复杂想象,又落实为具体的人生经历与刻骨经验。对乡土的深切依恋潜藏在画家敏感的创作直觉中。梁昌华创作的农民版画,以夸张的图像、浓烈的色彩、寓意深刻的主题与简洁明快的风格,展露出画家精湛的艺术功底和浓重的乡土情怀?!缎屡┐濉饭椿隽嗣览龅奶镌胺绻?,《花开四季》描绘了朴实的农家生活、《秋实》刻画了热烈的劳动场景和芦笙欢歌呈现了欢乐的节日庆典,构图、色彩、造型等清楚地反映了农民版画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自身对故乡浓重的、难以割舍的精神寄托。画家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和表现力强的形象塑造,将山水、田园风光、劳动场景以及城市变迁等元素融入作品中,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渲染,以直观而朴素的艺术形式去歌颂和表达对自身对乡土的记忆与田园的守望,为我们提供了足以回望的历史景深。画家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民的无比热爱与赞美。
梁昌华 《秋实》 版画 138×68cm 2022
图文:张娜
发布:伍欣
一审:王岚岚
二审:高冠峰
审定:唐德福
签发:王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