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找人睡觉电话-附近200米约爱电话,500元四个小时快餐不限次数,51茶楼最新版本

《重庆美术》2025年第1期 青年艺术家推介:散漫的思考——朱君如创作自述
2024-12-12

文/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 朱君如

在2003年高考进美院之后,我便走上了思考与实践艺术创作方法的人生之路。下文中叙述的则是我对于“创作”和“人生经验与生存感受”,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思考。

人生经验决定了个人的认知及其对外的表现,而这些对于成熟的创作者来说,都是明确会体现在其作品上的——我的创作向来与我本人的人生经历保持着同步的前进及变化。从人生阅历会塑造个人“身份”这个客观情况来看,“身份”决定着创作者的“视角”。因此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我自然地随着生活状态的变化而改变着自己的创作。另外,从艺术作品的原创性角度来谈,创作者“我”作为观看和思辨这个世界的主体,是绝对独一无二的。只有从“我”的视角,创作属于“我”经验的作品,不仅更真诚、更易于打动人心,并且还相对不易被复制和抄袭。但是这套创作逻辑有着一定的局限:便是作品面貌的不断变化、难以长久坚持特定的创作思路,这会导致浅尝辄止、艺术创作的深化工作作得不到位。

朱君如 《思》 综合材料 电脑着色仿铜、仿石 16x20x70cm   2020年

朱君如 《思》 综合材料 电脑着色仿铜、仿石 16x20x70cm 2020年

基于上述对创作方式的思考和创作视角的定位,我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呈现出来的作品面貌都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我在学生阶段(2003-2011年间)的作品会具有较强的“学生气”,但同是也是最具有活力和表述力的。在届时我就读的四川美术学院在各种因素的主导下,院校的创作、科研及教学导向都围绕着“当代艺术”,并强调“观念”表达对于创作的重要性。对于正在完成本、硕共八年的专业基础学习任务的我,除了在本系学习雕塑技法以外,还沉浸于思考“当代艺术”语言的创作;但同时,我课余又多与美术学系的师友们来往,了解并参与他们关于美术史论、关于人文理论的思考中。因此,在此阶段的作品,虽然青涩的“学生气”、充满斗志的“当代艺术”气质都拉满,但同时也是充斥着人文理想和情怀的(参考《我是紫色的》系列、《鱼头肉》等)。

朱君如 《过隙》 铜  120x120x18cm  2018年

朱君如 《过隙》 铜 120x120x18cm 2018年

朱君如 《梦马》 综合材料  33x36x17cm  2019年

朱君如 《梦马》 综合材料 33x36x17cm 2019年

朱君如 《鹿王与信鸦》 树脂着色  26x43x16cm  2019年

朱君如 《鹿王与信鸦》 树脂着色 26x43x16cm 2019年

当我开始进入高校工作(2011年至今),我的创作思路则逐渐倾向于适应院校的工作要求,比如参加美协、文联等单位组织的展览等,于是作品的主题化倾向也逐渐显露(参考《华彦钧》、《星汉灿烂》、《象征》等)。其中,我于2018至2019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行访问学者的工作,随着身份从教师又转换至“半学生”,我对于作品造型语言的思路也开始倾向于“清华美院风格”:注重对雕塑形式语言的研究,并考究工艺与装饰。这部分正好弥补了在四川美院学习时,在本体语言研究方面缺乏训练的不足。因此,在这个阶段,我的作品呈现了回归学院式传统的倾向,并且面貌和工艺都更为保守与架上(参考《惊鸟》、《虫》、《梦马》等)。但是与保守的学院派创作状态同时进行的是,在清华美院的我学习并应用了造型软件Zbrush完成软件雕塑的创作(参考《过隙》)。虽然软件应用拓宽了我的创作手段,并且后续我甚至任教了软件雕塑课程,但是基于艺术创作定位为精英化的传统思维,让我不能接受作品易于被复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创作的想法、感受、冲动等都比较即时而不可再现(复制)。因此后期我决定不再以软件雕塑来完成个人作品,而且需要从材料到工艺都能突出其不可复制的特点(参考《乘云》、《身体与语言》等)。

另外,人文社科专业的出身以及作为女性的身份,在人生中所亲历生、死的经验也对我的创作思维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参考《线》、《抚骨》、《不敢叹风尘》、《背》等)。虽然并未考虑在作品中讨论女性主义的内容,但是我会自觉避免过于性别化的创作倾向,再加之于在最近的几年间,由于人生阅历与工作状态的变化,我在方案构思中逐渐带入了课题研究的思维(参考《竖》、《天地不息》等)。这可能是出于一个工作多年的、高校人文学科科研人员身份的自觉意识。

朱君如 《山语》 水泥板、石材  135x40x45cm  2012年

朱君如 《山语》 水泥板、石材 135x40x45cm 2012年

朱君如 《一天到晚游啊游》 树脂着色 35x12x8cm  2009年

朱君如 《一天到晚游啊游》 树脂着色 35x12x8cm 2009年

朱君如 《轨?!非嗤茸派?140x50x50cm  2019年

朱君如 《轨?!非嗤茸派?140x50x50cm 2019年

以上,便是基于我这样一个带着强烈个体意识而身处历史洪流中、有着创作的专业基础,并且从未停止过践行艺术表达的中国女性,关于创作方法的散漫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