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找人睡觉电话-附近200米约爱电话,500元四个小时快餐不限次数,51茶楼最新版本

首页 > 展览 > 当前展览
【展览预告】流淌的岁月——黄玄之水印木刻艺术展
展览信息
展览介绍
小图 海报 流淌的岁月——黄玄之水印木刻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24年12月3日—19日

展览地点

重庆美术馆4-6号厅

主办单位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

 

前言

 

黄玄之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创作生涯跨越了多个历史时期与地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与风格。从宜兴到重庆,再到晚年回到江南,他的创作不仅在艺术技法和形式上历经变革,更深刻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与时代变迁下其个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中华文化的坚守与礼敬。

黄玄之生于江苏宜兴,早年进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由此奠定了扎实的艺术基础。1949年黄玄之考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并于1950年初随西南服务团赴重庆《新华日报》美术组——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前身工作。由此,开始了黄玄之长达五十余年对版画艺术的实践与探索。在这里,他深受西南地区山水、民俗、文化及时代氛围的熏陶,黄玄之不仅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社会风貌的变化,还亲身参与了四川、重庆新兴版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西南山水的雄伟、巴渝文化的厚重与重庆人民的坚韧精神,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阐释。无论是他的第一幅套色木刻代表作《山城之夜》里描绘的地标性建筑,重庆人民大礼堂宁静祥和的“美”,还是从侧面反映新中国早期工业建设成就的代表作品《湖畔》中长寿湖的“静”,黄玄之笔下的艺术作品无不镌刻着个人与时代同步的年轮印记,却又透漏着作为艺术家与生俱来的浪漫主义色彩。

当然,黄玄之的艺术视角从没有只停伫在重庆。作为“江南水乡”的一员,他的中后期作品汲取了江南山水的温婉与秀丽,同时从中国传统写意画中汲取养分,逐渐形成了其意境鲜明且富有朦胧诗意的艺术风格。他的水印木刻作品中总是呈现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沉静超然的游子意味。从西南到江南,黄玄之的作品深受地域文化和时代背景的双重影响,既有西南山水的宏阔气象,又不失江南水乡的柔美情怀。他的艺术不仅承载了个人的艺术理想,更是中国新兴版画在变革中的一个缩影,展示了艺术创作如何在地域与历史的碰撞中,逐渐形成丰富而多元的艺术语境。正如水印木刻那层层叠加的墨韵,他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历史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交汇与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保持文化主体性,并将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弘扬与发展”。本次展览作为重庆美术馆馆藏20世纪版画名家系列展之一,不仅仅是对黄玄之先生诞辰100周年时期的纪念和回顾。正如展览的主题名《流淌的岁月》所示,我们希望通过黄玄之水印木刻艺术的视觉之旅,带领观众穿越时光的河流,从刻刀下生动呈现的人生岁月过往中,体验到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魅力在新时代的独特韵味。我们更希望观众在水印木刻艺术呈现的“浮光掠影”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在时代洪流中不断流淌、永不褪色的文化脉动。

黄玄之简介

黄玄之 照片

黄玄之(1924-2016),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江苏宜兴人。1947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49年考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1950年初随西南服务团赴重庆《新华日报》美术组一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前身任美术编辑。1954年调重庆化龙桥南华村48号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分会任办公室秘书,兼美术创作。艺术创作多以水印版画为主。版画代表作品有《待归》《湖畔》《湖岛风光》《珊瑚丛中》《三峡朝晖》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国内外艺术博物馆收藏。1996年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鲁迅版画奖”。

 

部分作品欣赏

 

1  山城之夜 套色木刻 1957年
山城之夜 套色木刻 1957年
2 大坝工地石雕 黑白木刻 1957年
大坝工地石雕 黑白木刻 1957年
3 待归 套色木刻 1959年
待归 套色木刻 1959年
4 乌江鹿角镇 水墨写生 1979年
乌江鹿角镇 水墨写生 1979年
5 湖畔 水印木刻 1982年
湖畔 水印木刻 1982年
6 湖畔  水墨写生 1982年
湖畔  水墨写生 1982年
7 码头 水墨写生 1982年
码头 水墨写生 1982年
8 月是故乡明 水印木刻 1986年
月是故乡明 水印木刻 1986年
9  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印木刻 1987年
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印木刻 1987年
10  三峡,早!水印木刻 1992年
三峡,早!水印木刻 1992年
展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