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时间
2024年8月9日—9月1日
展览地点
重庆美术馆1号厅
主办单位
四川美术馆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
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
总策划
吴晓东、王发荣
项目统筹
刘克萍、唐德福
展览策划
冯石、何禹珩
展品提供
李青稞、李江
展览执行
高冠峰、李小溪、余乐、刘沛、陈超
前言
距今已近一个世纪的新兴木刻运动,自鲁迅先生1931年发起便随着中国抗日形势的发展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走势迅速进入高潮。尤其是1938年重庆作为抗战陪都所在地,自古的“大后方”迅速被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与革命前沿的社会构造推向了历史浪潮的最前端,形成了现代中国非常时期的独特语境。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时,位于重庆的《新华日报》美术组留川组建中国美协重庆分会(四川省美协前身),由此开启了新中国川渝美术事业的初建工作。
李焕民的艺术人生,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与成长。自1953年初次入藏,李焕民的艺术创作始终扎根青藏高原,“西藏人民”既是李焕民一生的创作对象,更是李焕民自觉构建新中国文化叙事的重要载体。面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的世纪课题,李焕民一生主张“深挖一口井”的文艺精神,将个人生命全情投入到西藏社会历史性变革的时代浪潮当中,终其一生匍匐在祖国的大地上,将艺术之根深扎于人民之中。从农奴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正是基于对世界格局、民族命运和共产主义初心的深刻理解和无悔践行,李焕民被人津津乐道的艺术风格、创作手法和木刻技巧在其70年的文艺生涯中始终根植于他对民与族、国与家的动情守望。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2024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之际,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入选项目《“扎根人民的艺术家”守望者——李焕民艺术研究展》赴渝巡展,是为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向20世纪川渝美术事业致敬,向以李焕民为代表的新中国美术高峰致敬,并以此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寻崭新的精神力量。
艺术家简介

李焕民(1930—2016),1947年入北平国立艺专学习,1948年赴解放区,建国以后调中央美院“美干班”学习,1951年毕业调四川美协工作,一级美术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执行副主席,四川美术副主席、四川美术展览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四川美协名誉主席。自1953年开始以美术工作者身份去西藏地区深入生活。曾去西藏、甘孜、阿坝等地农、牧区30余次,每次去多则半年、少则两个月。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有六幅版画作品获全国美展、全国版画展一等奖、二等奖、银奖。有五幅作品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版画卷和素描卷,有200余件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鲁迅版画奖”,2008年中国文联授予“造型艺术成就奖”,2013年四川省文联授予“巴蜀文化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联合颁发“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部分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