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承办单位: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
贵州中天美术馆
贵州省美术家协会
展览时间:2024年3月6日——3月18日
展览地点:重庆美术馆2、3号厅
前言
抗战时期,徐悲鸿、傅抱石等艺术大师多次到贵州,发现了贵州土纸对他们个人艺术创新的价值,不但“适于重笔的挥洒晕染,而且受墨苍润沈著,能够获得宣纸绘画所不能获得的卓异效果”。徐悲鸿三次逗留贵阳,在贵阳举办大型个人画展,用贵州土纸画了很多水墨作品,仅赠送贵阳友人就有50多件,并对自己学生宗其香用贵州土纸作画取得的艺术突破大加推崇,他说“宗其香用贵州土纸,用中国画笔墨作重庆夜景灯光明灭......突破古人的表现方法,此为中国画的一大创举......”廖静文说:“此后,先生若画100匹马,有99匹马是从贵州土纸上奔出的。”徐悲鸿、傅抱石等艺术大师推崇并喜爱用贵州土纸作画,是他们当年从美术媒材角度对“贵州土纸”艺术价值的第一次开发,是中国美术创新的一个新颖角度。
贵州土纸作为中国古法造纸的一个分支,承载着几千年东方智慧与文明,贵州省是硕果仅存的有十多个古法造纸项目入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名录的省区之一,未列入名录而依然小规模生产延续的在乡村中则更多。贵州土纸传承与以宣传为代表的江南传统古纸有很多不同,更原始粗放、更生态多姿,正如徐悲鸿所赞,“吸墨力强,坚韧绵扎,细腻白泽,折不起皱纹,画与纸相得益彰”。
为了践行徐悲鸿先生当年借贵州土纸创新中国画艺术的理念,贵州美术馆历时两年开展了“从‘徐悲鸿的贵州土纸开始’——中国美术新体验创作活动”,先后邀请了200多位著名艺术家到贵州,体验古法造纸,与非遗传承人交流、互动、合作,借助古法纸浆原料、辅料的艺术延展可能性,用新思考、新理念阐释激活这一古老的、有丰富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传承,从做个性化的纸,到以纸为媒介做个性化的艺术,充分拓展利用其艺术衍化可塑性与传统纸媒材的差异性,从“徐悲鸿的贵州土纸”开始,找到美术创新和个性化创作的一个新角度。
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
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