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找人睡觉电话-附近200米约爱电话,500元四个小时快餐不限次数,51茶楼最新版本

首页 > 展览 > 展览预告
【展览预告】“第二届重庆都市艺术节 四川美术学院卓越人才计划“笔墨之舞——黄越山水画作品展”
展览信息
黄越先生出身中国画世家,受父亲黄原的熏陶,承家学的同时又不落窠臼,随时代创新发展,1985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是四川美术学院第三代山水画家中的翘楚。曾任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现为重庆市政府参事、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二级)、四川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重庆书画院副院长、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美术学院墨华艺术研究会会长、黄原书画奖学金总负责人。
展览介绍

916462829654949029

主办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

承办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学术主持

唐允明 林木

策 展 人

蔡峰

展览时间

2023年11月22日——12月10日

展览地点

重庆美术馆2-6号展厅

开幕式

2023年11月25日(周六)下午14:30


前 言


20世纪50年代西南美术专科学校落址重庆黄桷坪,后更名为今天的四川美术学院,在这里汇聚了冯建吴、黄原、李文信、雷荣厚、肖建初等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画优秀教师,在他们的努力下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的学科地位得以奠定,更形成了“以写生带创作、以创作带教学”,以及“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当下”的学科建设思路,并延续至今。现场写生是艺术家把握自然最有效的方式,写生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以独立的视角、多维的观察去感受自然造化。这种创作理念在国画创作领域得到普遍的认可而沉淀传承下来,这意味着艺术家要面对创作现场,摒弃固有的造型习惯,探究现实山水与传统笔墨语言的对应关联,结合自身体验进行艺术创作表达,将眼、手、心整合于一体,贴近生活地吸取感人至深的创作素材与灵感。

黄越先生出身中国画世家,受父亲黄原的熏陶,承家学的同时又不落窠臼,随时代创新发展,1985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是四川美术学院第三代山水画家中的翘楚。他作为“中国85新潮美术运动”的亲历者,在90年代初期西方现代主义的冲击下,不得不面对国画何以现代化的困境,他积极投身于这场现代化的讨论中,不拘泥于笔墨的章法,大胆对画面进行几何化分割,以块面、斑点进行山水的塑造,抒发主观情感,在《蜀山春色》《静》《鲜花村庄》等作品中都体现出艺术家对中国山水画的媒介特性、形式语言的探索,在彼时可谓耳目一新。

时至千禧的头十年,正当一众艺术家愈发感到迷茫之际,黄越先生开始将目光转向传统,让内心回归朴素,他穿行于高山大川之间,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千奇百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随之画风也迎来了新变。传统山水画观看习惯和笔墨技法愈发得到强调,皴擦点染,浓、淡、破、泼有机结合,《深黛图》《万里晴天》《雪域山魂》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品呈现出干湿互用的自在面貌,犹如北宋范宽、郭熙的巨嶂式山水构图,配合艺术家个人的枯笔排线技法描绘山石质感,以浓墨区分出山体的光影明晦,具有显著的个人风貌,这也代表着黄越的艺术创作面貌走向了成熟。

近十年来,黄越在延续前两个阶段创作面貌的同时,更以恣肆淋漓的大写意表现山水景观,又不乏生动的细节描绘,构图新颖奇崛,沉着深邃的浓墨块与轻盈通透的留白交相辉映,整齐有力的线条排列其间,构成画面拉扯的张力。常年的写生和素材积累,使他的山水画创作“脱胎于山川”又能“自出机杼”。如《藏地探秘》《高原圣境》中黄越创新性地运用了蓝色的彩墨表现天空、湖水、河流,大胆疏放,气势撼人。

值得一提的是,黄越先生以传统媒介绘制的一批扇面作品,咫尺之间,饱游饫看,进而写胸中意象。这些扇面与大尺幅作品有别,以“格物致知”作为创作基本理念,更注重线条用笔方面的书写性表达,体现了他对家学的延承,更是对传统国画语言和艺术观念的重温与研读。在跨文化艺术史的坐标系中,将传统笔墨语言和现当代中国画语言的形态进行广泛的比较和考量,发掘中国画艺术的广度和深度,理解传统中国画的文化内涵。

纵观黄越先生近40余年的创作历程,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恰是他对自己艺术的反复内观和批判性思考。从90年代创作中具有的显著抽象特征,吸取西方现代艺术的技法语言,强调个人主观情绪表达;到2000年之后回归传统,践行写生,在大写意的山水画中深耕探索。由此昭示出艺术家不仅仅是被动地将自身投入时代洪流中,更是面对艺术困境进行积极的选择和判断,映射着中国现当代艺术从借鉴西方到重思传统的话语转变方式。

本次展览是对黄越先生从教近40年间艺术创作的节点性回顾,这40年是一个艺术家精力最为充沛、作品产量最多、最宝贵的时段,黄越先生无论是个人创作还是教学工作都延续了四川美院国画系“现场落墨”的优秀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笔墨深度上不断锤炼学生,引导学生以开放包容的眼光去分析艺术史发展的多维形态,理解感悟中国画创作中重要的笔力、笔气、笔韵、笔性等因素,发掘学生的个性和情感表达能力,与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在良性互动中学习成长,收获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同时取得了喜人的个人成就。

对黄越先生的个案梳理与回顾,从微观层面说是考察艺术家如何回应现实、关切现实;从宏观层面说有益于美术史谱系的厘清与构建,将艺术家的创作放回鲜活的“原境”里,在校史、地域美术史、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框架中去定位思考。

策展人:蔡峰


艺术家简介


916462829654949031

黄越,祖籍四川广汉,1983年出生于重庆。自幼秉承庭训,喜爱书画。1981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受教于黄原、李文信、冯建吴、白德松诸多先生,1985年毕业留校任教。1990年至1991年在浙江美术学院进修(今中国美术学院)。曾任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现为重庆市政府参事、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二级)、四川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重庆书画院副院长、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美术学院墨华艺术研究会会长、黄原书画奖学金总负责人。

长期从事中国画与书法的教学与创作,高校教龄三十八年。擅长山水画,兼习书法。山水画作品以奇崛丰茂的巴蜀山水为主要描绘对象,以大写意为基本特征,意境超迈宏阔,格调率真洒脱,笔墨酣畅淋漓。融中西艺术思想为一炉,表现出雄浑、刚劲的独特个性风格,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代表作品有《红岩风骨》《黄山松涛》《灵泉诗音》等。书法作品以行书为主,取法汉唐,追求力韵与书卷气相结合。著有《山水画艺术探要》《笔翰别裁》《看山归来》《黄越艺术志》《图形想象新思路》《搜妙创真》《笔墨之舞--黄越山水画作品》《巴蜀风范--纪念黄原诞辰百年作品集》《黄原书画奖学金作品及论文集》等著作十余部。连续主持十届《黄原书画奖学金》展评活动。曾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008年在德国爱莎芬堡举办个人画展,2023年在重庆美术馆举办《笔墨之舞--黄越山水画作品展》。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等报刊媒体刊载,中央电视台证券频道专题报道。


部分作品欣赏


916462829654949033

黄越 《巴山苍?!?137x69cm 水墨宣纸 2023年

916462829654949035

黄越 《红岩风骨》 220x180cm 宣纸水墨 2021年

916462829654949037

黄越 《野趣得天真》 43x25cm 水墨纸本 2018年

916462829654949039

黄越 《青山晓雾》 43x25cm 水墨纸本 2017年

916462829654949041

黄越 《傲骨》 136x68cm 水墨宣纸 2017年

916462829654949043

黄越 《灵泉诗音》 137x70cm 水墨宣纸 2013年

916462829654949047

黄越 《云起幽壑 》 180x97cm 水墨宣纸 2002年

916462829654949049

黄越 《东风夜放花千树》 180x97cm 水墨丙烯宣纸 1996年

916462829654949051

黄越 《蓝色空气》 68x68cm 水墨丙烯宣纸 1991年

展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