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找人睡觉电话-附近200米约爱电话,500元四个小时快餐不限次数,51茶楼最新版本

首页 > 展览 > 展览预告
【展览预告】2022重庆都市艺术节 “土地·乡情·人民——陈树中绘画艺术40年作品展”
展览信息
置身于中国乡土绘画的阵营,陈树中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其创作不仅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更重要的是能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乡土绘画的绵延与发展。在这个意义上,陈树中1990年代的“野草滩”系列,从一开始就将乡土题材纳入时代与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构筑了一种根植于个人记忆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生存经验。近年来,艺术家一方面致力于绘画语言的探索,建构独特的图像系统,另一方面,强化作品的历史意识,使乡土的表达在新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产生新的意义。
展览介绍

916462829654715791

主办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美术馆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

展览日期

2022年10月12日——10月23日

开幕式

2022年10月14日(周五)下午15:30

展览地点

重庆美术馆1号展厅


展览前言

在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谱系中,“乡土绘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78年以来,作为一种新的绘画潮流,早期的乡土绘画发端于“伤痕美术”的知青题材。1980—1982年是第二个发展阶段,涌现出大量反映农村生活与表现农民形象的作品。以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为标志,乡土绘画走向了巅峰。乡土绘画的崛起,得益于改革开放提供的时代机遇。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它所标志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新启动,特别是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中国农村发生的可喜变化。作为一种新的现代文化意识,它是对1978年以前很长的时间里,艺术领域对农村或乡土题材那种颂扬式的、浮夸式的描绘方式的背离。乡土绘画回归了艺术的真实,让艺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民。从这个意义上讲,乡土绘画的出现,重新捍卫了现实主义的边界,并赋予其时代意义。同时,乡土绘画既是对地域生存经验的呈现,也反映了艺术家对质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凝聚着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置身于中国乡土绘画的阵营,陈树中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其创作不仅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更重要的是能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乡土绘画的绵延与发展?;毓似浯醋骼蹋率髦械谝慌硐窒缤撂獠牡氖?984年创作的《玉米面》《削柳笛》《编草袋》等作品。其中,《玉米面》曾获得当年鲁迅美院油画专业毕业创作一等奖。接下来的五六年间,陈树中的创作一直围绕乡土展开。一方面,他从题材上不断挖掘,通过向法国巴比松画派、俄罗斯巡回画派等学习,拓展乡土题材的边界;另一方面,注重语言、修辞、表现手法的研习。以现实主义的语汇为基础,积极融入写实、具象、超写实、超现实等手法,不断提升作品的视觉表现力。不限囿于单一的绘画媒介,艺术家还创作了铜板、水彩与素描类的乡土作品。1992年前后,以“野草滩”的出现为标志,陈树中有了明确的绘画面貌。就这一时期的创作来说,1980年代初四川的乡土画派、1990年代初鲁美所掀起的乡土浪潮,都对陈树中产生了影响?;诟鋈说纳罴且?,基于对东北生活的眷恋,基于对北方农村与农民的热爱,2000年以来,陈树中不断挖掘“野草滩”这个母题,伴随着题材与内容的展开,不管是综合性的场景,还是风景、人物、风俗等类型,不仅彼此有内在联系,也能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事实上,就这三个时期的创作来说,在陈树中看来,所谓的乡土绘画,不仅仅只是场面的、故事的、情节的,更重要的是,要为乡土题材注入精神内涵,找到与时代的联系。

走进陈树中的绘画世界,首先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繁复之美。这种独特的视觉张力与审美感受得益于全景式的构图。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焦点透视,陈树中追求的是一种符合中国人观看经验的、类似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散点”构图方式。在画面中,近景、中景、远景绵延交错,特别是艺术家对叙事性的倚重,使其空间的表达让位于情节的演进。尽管如此,画面同样能带给观众“可行、可居、可游、可观”的体验。当然,宏大的、绵延的、全景式的构图,也来自于陈树中对作品叙事性的高度重视。虽然是全景式的,但艺术家并不追求单一的、线性的叙事,相反,是非线性的、断裂的、多维度的。正是这种非线性的叙事,为画面注入了一种独特的视觉逻辑,使得繁复的视觉之美得以强化。

陈树中绘画另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的结合。所谓的超现实,就是说艺术家在表达一个对象和主题时,采用了一种夸张、幽默、诙谐的表现手法。反映在画面上,就是用超大的画幅、夸张的比例去描绘一个对象,比如土豆、水壶、火锅,或者一个苹果,同时,在人们熟悉的生活片段中,艺术家去捕捉、挖掘其后的寓意,例如,红布包象征的是“聚宝盆”,硕大的果实代表着丰收,而桂圆则隐含着一对新人爱情的圆满。诚如艺术家所言,“我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努力表现出作品淳朴的诗意和趣味化的表达,让乡土的一切散发出质朴的诗意,让草木焕发出情感,让大地充满生灵……”实际上,采用超现实和浪漫主义的手法,最为内在的情愫,自于艺术家对北方农村生活和人民的礼赞。

第三个特点是,陈树中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关于北方农村生活的图像系统。在艺术家的笔下,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北方辽阔的大地、起伏的山梁、高大的北杨、银色的冰河;有近距离的现实场景,如人民的劳作、赶集、捕鱼、庆丰收等;有充满地域与风俗特色的画面,如北方的过年、乡村的婚礼,还有孩童们各种嬉戏的场景……数十年的创作,数十年的积累,艺术家呈现出一个鲜活、丰富、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甚至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北方农村的生活画卷。

倘若追溯现实主义的发展脉络,特别是1978年以来,乡土绘画的发展,我们会注意到,陈树中绘画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对农民形象的塑造。1980年代初,以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为代表,不仅标志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向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嬗变,而且,也意味着对先前那种英雄的、集体主义的、宏大叙事的拒绝。至此以后,一种个人化的、自然主义的,充满人道主义情怀和抒情意味的观看开始具有了合法性。其后,以韦尔申、忻东旺、郑艺等艺术家的作品为代表,“人民的形象”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陈树中笔下,不同的人物与角色同样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比如有司机、小商贩、医生、旅游者、发廊妹、村干部等,但主体还是农民。艺术家并没有以知识精英的身份,或者保持居高临下的视角,而是近距离的、饱含着热情地观察他们,表现他们。以绘画为通道,陈树中希望观众与自己一起去感受农村生活的平凡与富足,领略这些农民形象背后的力量之美、生命之美与精神之美。当然,艺术家质朴的绘画语言,以及对绘画性的追求,进一步强化了作品的审美气质。

事实上,1978年以来,遵循着现实主义的方向,乡土绘画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如果我们将1980年代立足于改革开放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下的“乡土”看作是“老乡土”的话,那么,19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应该看作是“新乡土”。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新乡土”立足于急速的都市文化变迁,以反思性的视角,反映了艺术家们对农村、农民、农业社会的关注。在这个意义上,陈树中1990年代的“野草滩”系列,从一开始就将乡土题材纳入时代与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构筑了一种根植于个人记忆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生存经验。近年来,艺术家一方面致力于绘画语言的探索,建构独特的图像系统,另一方面,强化作品的历史意识,使乡土的表达在新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产生新的意义。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策展人、批评家
何桂彦

艺术家简介 
916462829654715793
陈树中,1960年生于辽宁。1984年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1995年鲁迅美术学院大型油画艺术硕士研究生,1996年出版个人画集,1997年荣获“罗中立油画奖学金”,1998年获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学院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美院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评委。2021年被授予重庆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2004年被评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2007年被评为重庆市宣传文化部门“五个一批文艺类人才” 
2006年被评为四川美术学院优秀教师
2008年荣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第四届重庆市文学艺术奖”
2016年《野草滩,风情小镇(农民)》创作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
2017年参加“中国美术学院·文化部国家重大题材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创作油画《俱欢颜·安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7年创作国家主题油画《中华家园》创作项目
2018年创作中宣部、文化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作品被中共党史展览馆收藏 
2019年荣获“第八届重庆艺术奖” 
2020年参加创作中国美术家协会《红船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被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收藏
2020年荣获 “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教师创作奖”
2020年被评为“四川美术学院师德先进个人” 
2020年被评为“四川美术学院学科卓越艺术人才”建设立项
2021年被评为“2020-2022四川美术学院高层次人才”
个人展览
1998年“陈树中油画作品展” 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厅 沈阳
2010年“生活如歌——1995——2010陈树中绘画作品展” 重庆
2011年“乡村之歌——陈树中油画作品展”   新加坡 
2012年“守望野草滩——陈树中绘画作品展”   北京
202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个展“回望·乡土的温度---陈树中油画作品展” 北京
群展获奖
1991年“首届中国油画年展” 1993年“第二届中国油画年展”、1995“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及“中国油画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
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辽宁美术馆
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海美术馆
2003年“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精品展”优秀作品奖,中国美术馆
2004年《野草滩物语之六》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获奖展览”优秀作品奖  中国美术馆
2005年“2005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
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作品提名奖   中国美术馆
2010年“第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
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 浙江美术馆
2016年“庆祝建党95周年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大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西安美术馆 
2017年 “2017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
大型油画《1934·于都·十送红军》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大型油画《俱欢颜·安居》入选“文化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
2018年大型油画《打歌---歌唱布朗山下新家园》入选国家《中华家园》主题美术创作项目

2019年《俱欢颜·安居》入选“伟大征程 壮丽画卷---庆祝建国7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中国美术馆

《俱欢颜·安居》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上海中华宫
《野草滩,秋意满园》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优秀作品展”进京作品 中国美术馆
《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的移民》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优秀作品展”进京作品
2020年《野草摊,秋意满园》参加“2020全国美展国际巡回展”德国、塔吉克斯坦,韩国
2021年《野草滩,旭日晨霜》参加“时代之光-第五届中国油画展”重庆 长春 北京
《野草滩,开花结果》参加“第二届全国教育教师作品展览”四川美院美术馆
《岁月如歌·1950-1952成渝铁路筑建大纪实》获得“百年风华百家齐放-第8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2022年《野草滩,冰雪之旅》参加文化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22年《野草滩,田园晚唱》参加“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80周年全国写生采风创作美术作品展” 宜兴市美术馆 、龙岩美术馆


多年来多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共党史展览馆、重庆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及机构、藏家收藏。

916462829654715795

1979年陈树中在沈阳南湖公园为游客画像


916462829654715797

1982年陈树中在科尔沁草原写生


916462829654715799

陈树中2006年在北方乡村考察


916462829654715801

陈树中2021年在工作室


916462829654715803
陈树中工作照
展览作品